最近国内有名的金融数据分析机构——万得资讯
发布了“中国上市企业市值500强”榜单
这份榜单盘点了中国上市公司的500强企业,
包括国内上市的和国外上市的,
我们在榜单中惊奇的发现了一个这样的问题,
“卖酱油”的海天
居然比国内“卖奶的大哥”——伊利
市值高出了大半个蒙牛!!!
(基于2019年第一季度末数据,海天味业市值2341亿,伊利股份1769亿,蒙牛乳业984亿)
这就有一点奇妙了
很明显大家买奶的频次,
要远高于买酱油等调味品的频次!
仔细看一下这几家上市公司的营收数据,
确实也支持我们的这个想法,
两家“奶厂”营收完全碾压海天。
2018年,伊利的营收为795.53亿,蒙牛为689.77亿,净利润分别为64.4亿和30.43亿。而对比之下,海天2018年总营收为170.34亿元,同比增长16.8%,实现净利润43.65亿元,同比增长23.6%。营收和伊利、蒙牛完全不在一个量级,但资本市场为何如此青睐这个卖酱油的?
海天营收不足蒙牛的四分之一,
市值却是蒙牛的两倍还多!!!
这个数据感觉完全对不起那些
辛苦吃草玩命产奶的奶牛们啊!
投资人可不是人傻钱多!
资本如此青睐这个“卖酱油的”
毕竟是有原因的!
我们看一下净利润就能明白了!
海天用蒙牛四分之一的营收,
赚到了比蒙牛高出43.44%的利润!
“卖酱油”居然这么赚钱!
小企这就带大家分析一下背后的原因
乳制品竞争激烈 海天躺着赚钱
首先来说
海天作为调味品行业的大哥,
在国内实在是没有什么像样的竞争对手,
目前全国25%的酱油都产自海天,
无论是品牌形象、产品品质、
渠道建设还是精细化管理,
海天均是行业标杆,
强大的综合优势造就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壁垒。
(不是针对谁,在座的都是渣渣)
而卖奶的这边情况就不一样了,
蒙牛伊利打得不可开交,
竞争非常惨烈,
每年投入海量的营销费用,
营收再高,利润难免也不够看!
所以不能怪蒙牛伊利不努力,
只能怪他们选错了行业,
不能像海天一样躺着数钱!
如果行业没有门槛 那就制造业一个
讲真,
卖酱油这个调味品行业,
其实入局的门槛很低,
很多地方都有当地的小调味品厂,
当今国内调味品生产企业达到三万五千家,
按理说这种低准入门槛的行业,
竞争应该比乳制品高啊?
但!!那是其他人!
海天有三百年的历史,
乾隆年间的时候产品甚至都要抢购,
好的企业因为有好的产品,
好产品是建立在创新基础之上,
2018年海天研发费用4.9个亿,
这家企业拥有超过700人的科研团队!
注意!是科研团队!
此外,海天还与中科院、牛津大学、中山大学等
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,
承接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,
累计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授权超过200项。
所以,调味品行业不是门槛低吗?
那就用高科研投入,
给它树立一个好了!
市场潜力巨大 备受资本青睐
尽管海天已经是中国酱油市场上绝对的大哥,
但其实海天的市场占有率只有10-15%,
对比日本头号酱油品牌
高达30%的占有率来说
海天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。
另外海天产品覆盖率和渠道建设
也已经非常成熟,
全国地级市以上城市已经100%覆盖,
强大的研发能力保障了新品类扩张和发展
作为行业的寡头,
海天自然受到资本的青睐。
说了这么久海天的故事,
对创业者有什么启示呢!
小企同学给大家总结两条,
1.创业首先要选对行业!在红海市场挣扎努力100分,说不定不如在蓝海市场付出10分。
2.产品/服务是核心竞争力,提供不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,再好的行业也留不住,所谓潮水退去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,就是这个道理!
3.重视产品研发和知识产权,提升竞争力。
中央持续的减负政策,
对中小创业者来说都是一个重大利好,
此时选择创业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时机,
关于企业注册、代理记账、
知识产权等相关的问题,
企慧网遍布全国的代理商
都可以给你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,
为您的企业创立发展提供一臂之力,
企慧网——企业一站式B2B服务平台
马上扫描二维码或拨打服务电话
联系我们吧!